名词解释在产品中是比较常见的存在,我们悬浮字段操作后展示的 tooltip 内容、小 tips、点击注释 icon 打开的解释弹窗等等都属于名词解释的一种表现形式。
名词解释这个功能点虽小,但是如果没有它,会给用户带来困难,无法理解产品内名词的意义,甚至在错误理解后导致使用不当而产生的损失,一起来看下下面这个小案例:
产品 A 中提供了“销售额”字段,其统计逻辑是汇总店铺每日扣除退款后的营业额。
因为产品 A 中没有提供销售额字段的名词解释,导致用户错误地把销售额当作了店铺净营业额来看待,进而导致用户对店铺经营状况作出了错误的评估,事实上真实的店铺净营业额远在 A 产品提供的销售额之下,用户在虚高的净营业额的判断下作出了激进的策略,扩大经营,最终导致了实际获利减少。
如果产品 A对“销售额”字段以 tooltip 的形式作出了名词解释,内容如下:所选时间内,消费者在店铺成功付款的订单金额和,不排除已经退款完成的订单,那么用户就能准确掌握到“销售额”字段是否适合来当作店铺净营业额。
由此可见,名词解释虽然是非常小的一个功能点,但因为不同用户的认知水平、历史经验、使用经验是不一样的,很容易出现分歧。
例如用户在产品 B 中使用发现“销售额”=店铺净营业额,在使用产品 A 时如果无特殊说明很容易把在 B 产品中的经验带过来,认为产品 A 中的销售额也是店铺净营业额。
因此部分名词是会存在歧义的,对于这些有歧义的名词,更需要作出清晰明确的定义,避免用户理解错误。这也就是为什么名词解释在产品中虽然小但是非常重要,本文就想和大家讨论“名词解释”在产品中的作用 。
一、什么是名词解释
通过文章开头的案例,我们了解到了,名词解释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功能点,但实际上的重要性是非常之大的。那么什么是名词解释呢?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名词解释就是对某一个名词进行文字说明,而名词在产品中就是表示一种抽象概念。
小明案例中的“销售额”这个名词就是对用户销售金额这一抽象事物的表示,销售额的名词解释就是对“销售额”进行文字说明,即所选时间内,消费者在店铺成功付款(不排除退款订单)的金额 。
在文章开头中的案例中,可以发现有些名词是相对抽象的,存在歧义的,不容易理解的。这种情况在b 端产品中更容易出现,一起看以下这个名词,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出库金额:产品 A 这款 b 端软件中存在字段出库金额,假设产品 A 没有提供名词解释,那么我们面对“出库金额”时,是不太容易明白其含义的,可以猜到是一种金额类型,但是什么样的金额叫出库金额,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
查阅产品中 A 的“出库金额”名词解释:所选时间内,店铺成功发货的订单金额和,排除已经退款的订单。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出库金额”是指店铺中已经成功发货订单中金额数字之和,明白该字段后,就能知道如何使用该字段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发现因为“出库金额”名称是一个专业的名词,是基于电商领域中的订单从仓库中发出这一个环节而统计出来的金额,如果没有专有名词的话,用户就很难理解这个名词的含义。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b 端产品是存在一些专有场景的,这些场景对于初入该领域或非领域内的用户具有一定的学习壁垒。
而 b 端产品的专业性和壁垒性,往往导致了用来概括 b 端产品中的一些抽象概念的名词是难以理解的,如果不通过引入名词解释来清楚明了地解释这些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就会导致无法使用或错误使用的问题,因此准确的名词解释,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名词。
二、名词解释在产品中的应用
了解完什么是名词解释后,来继续讨论名词解释在产品中是如何运用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选择“名词解释”的应用?我们根据名词解释是否直接展示,将名词解释划分为两类,直接展示和间接展示。
1. 直接展示
首先,我们看直接展示的定义,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在页面上展示名词解释的内容,帮助用户直观地了解名词解释。
例如产品 A 新增了一个“批量催付”页面,功能页面提供了筛选功能,帮助用户筛选出符合“催付”条件的用户,即可一键发送预先设置好的短信内容进行催付。
作为一个新功能,用户会存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为此需要提供名词解释,帮助用户理解“批量催付”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去实现的。
基于三个因素的考虑:
由此可见,因直接展示具有直观性的效果,当页面中仅需要对某个名词做重点解释时,就可以采用“直接展示”的方式。
2. 间接展示-tooltip
既然“直接展示”能直接明了的解决“名词”无法被理解的场景,那么为什么还需要“间接展示”呢?
先来看下“间接展示”的定义。
间接展示,指需要通过一些动作,例如点击,鼠标悬浮等动作呼出名词解释,是相对隐藏的。
主要用于解决“直接展示”无法解决名词解释的场景,像单个页面需要解释的名词太多,名词解释太过于复杂等如果直接展示会占据大量篇幅的情况。
通过一个案例来加深理解“间接展示”所解决的场景,产品 A的“系统设定”页,提供了 10 余个系统设定项,每个设定项改变后会影响产品内的不同字段的统计结果,例如设定项“标记订单过滤”,其解决的场景是店铺数据去除刷单/赠品/活动等订单,使得店铺的经营数据是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况。
作为用户,直接从“标记订单过滤”的名字上来说,很难理解功能的意义,因此需要名词解释来解决问题。
而在这个页面上 10 余个设定项都需要解释,如果直接采用页面直接展示,会导致整个页面很臃肿且没有重点,阅读困难。
这里我们就可以采用通过 tooltip 间接展示“名词解释”,当用户对设定项有疑问的时候,鼠标移入了解该设定项。
对比上面两种处理方式,我们就可以了解,间接展示,在页面内需要有很多名词解释时、需要解释的对象无特殊重点时,可以在达到对用户解释名词的同时,节省页面空间,提升可读性。
从上个案例因需要解释的名词数量较多,导致无法直接解释名词时,所以使用“间接展示”的方式来解释名词。
由此可见,当出现无法直接解释名词的场景是,通常为名词数量过多,名词解释内容过于复杂等,除了上文案例中使用的“tooltip”外,弹窗也是一种“间接展示”的表现形式。
3. 间接展示-弹窗
弹窗也是“间接展示”的一种载体,其解决的场景,不是需要解释的名词数量过多,而是另一种情况,即需要解释的名词过于复杂,使用 tooltip 没办法解释清楚,需要很大的篇幅来解释。一起来看下下文案例,加深对“弹窗”这种“间接展示”的使用。
产品 B 是一款地推工作台工具,对于地推实际到店铺的工作量认定有两种模式:
“工作量认定模式”这个名词是需要进行名词解释的,而其名词解释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需要解释工作量认定模式是什么?其两种模式分别是如何判定工作量的?单个地推人员是如何判定?多个地推人员是如何判定的?
整个名词解释是复杂的,无法直接展示在页面上,需要选择间接展示。而 tooltip 展示篇幅有限,展示大量文字会显得非常臃肿,因此可以使用弹窗来展示,弹窗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元素,来清晰明了的对名词进行说明。
三、什么样的名词需要解释
在我们了解了不同场景下名词解释的应用后,可以从中归纳出什么样的名词是需要解释的。
1.专业名词
什么是专业名词,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场景下对一些特殊概念的概括。这里的特殊概念通常是较为小众的概念,了解该概念的人很少,因此如果不对这部分概念作出一个解释,用户会比较难以理解。
例如上文中的销售额和出库金额,销售额是被大家普遍认识并易于理解的名词。而出库金额是在电商发货场景中衍生出的一个专业名词,什么样的金额较出库金额,是一个较难被理解的概念,如果没有名词作出专业的解释,大部分的用户将很难理解该字段。
2.多义名词
多义名词,是指一个名词存在多种含义,这个情况下,也需要对其做出名词解释。如果不做出解释,会导致用户理解错误,错误的认为是另一种含义。
名词存在多义的情况,一是因为一个名词可以代表多个概念的事物,其在不同的领域所描述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例如 “hp”这个词语,在游戏中,代表了生命值的含义,hp 这个词语就是生命值的意思;但是在医学中的消化内科中,“hp”指的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不同的用户看来就会存在对 hp 这个名词不同的含义认识。
另一种原因就是同一个名词,因用户经验和认知不一样导致的多种理解,上文中“销售额”可以根据是否去除退款划分为 2 种含义,而这两种含义是由用户认知不同导致的。
综上两种原因,所以如果不对多义名词进行解释,就会发生用户对名词的理解含义和实际不同,导致错误地认识了名词。
3. 复杂名词
第三类,名词是一个复杂名词,指名词是个复合名词,包含了多个名词,导致其理解起来存在歧义。
因为增加一个名词就会增加一定理解差异,名词越多导致越难以理解如果不对齐作出名词解释,往往会产生无法理解的情况
一起来看一个名词“当日接待后三日再次接待人数”,这个名词中包含了当日接待、后三日以及再次接待三个概念,如果不对齐作出解释,会存在理解偏差的情况。
“当日接待”后的“后三日再次接待”这样的话,就可以理解为是当天接待的消费者在 T+3 日内存在多次接待;“当日接待”后的“后三日”再次接待这样的话,就可以理解为是当天接待的消费者在 T+3 日内存在 1 次接待。
这个名词就是一个复杂名词,使得存在了两个含义的理解,如果我们不对其作出解释说明,就会给用户带来错误的理解。
四、总结
名词解释在产品设计中是非常小的一个功能点,也往往容易被忽略,但使用的恰当却可以事半功倍,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产品功能。我们也需要针对需要名词解释的不同场景,采用直接展示或间接展示的做法。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来源:http://www.woshipm.com/pd/5393248.html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