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了这篇文章的人,大概率就适合做B端产品经理。
这句话不是开玩笑。根据我的经验,B端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并不需要什么天分。实际上,我所认识的优秀B端产品经理,大多毕业于非常普通的学校:不知名二本,甚至大专。
这很容易理解。
B端赛道非常细分,产品迭代和推广的速度也很慢,这就产生了大量工作机会。除了大公司需要内部B端产品经理,这两年随着SaaS的崛起,也出现了大量SaaS产品经理的需求。这就给我们普通人创造了更多机会。
相对于天分,B端产品经理更看重业务知识的积累。而这种积累更多来源于业务现场,以及与用户的直接沟通,无法完全通过书本来学习。
因此,面对两个候选人:一个素质完美但完全不懂业务的毕业生,和一个素质存在缺陷但精通业务的产品经理,SaaS创业公司往往会选择后者,或者给后者更高的薪酬。
这就是说,有积累的渣本生也可以打败名校毕业生。
不仅是创业公司,很多大厂也一样。
前段时间一位大厂B端业务的星友给我说,他们领导认为目前部门的产品经理都太偏互联网——名校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互联网大厂——但业务经验不足,因此未来要引进更多懂业务的产品经理。这或许也是大厂B端业务裁员的动机之一,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动机。
因此,做B端产品经理,起点低不可怕,只要坚持努力,也可以进大厂,并且拥有值得称道的职业生涯。
说实话,我也很羡慕那些天子骄子,一毕业就那么优秀:写作、沟通、演讲都几近完美。我刚毕业的时候,一上台演讲就紧张。特别是给客户高层汇报,吃了不少苦头。
但是随着自己对业务的熟悉,以及不断的练习,终究迈过了这个门槛。后来我兼职做售前顾问,给客户高层汇报,甚至能赢得客户的一片掌声。
因此,我一直坚信,B端产品经理是最适合普通人的工作之一。
一、优秀B端产品经理的标准
通用的素质我就不强调了,比如沟通能力、文字能力等等,对于大部分知识型岗位肯定都是需要的。
但是有2个能力,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不但要具备,而且还要精通,即:
B端产品的主要目标是辅助企业业务,帮助企业达到降本增收的目的。因此,B端产品经理必须要懂业务,这样才能成为“业务与产品之间的桥梁”,让产品能够真正对业务产生价值。
但B端产品经理的工作并不仅限于此。他还必须将业务需求抽象和升华,以确保设计的产品能够在保持标准化和简洁性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更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是了解业务,或者熟悉相关产品的操作和配置,是远远不够的。
B端产品经理必须深入理解业务,同时对行业最优秀的B端产品有深入研究。否则,他要不就无法对需求进行抽象和升华,要不就是设计的产品难以落地;或者虽然能够落地,但是功能过于臃肿,以至于研发成本高企,用户体验也非常糟糕。
那么,什么是懂业务,什么又是懂产品呢?
二、懂业务
熟悉业务用语,能够完整、正确的画出业务流程图,这些只能算是入门。
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能够从多个层次分解业务,并且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和表达。
比如,以采购管理为例。我们可以将一个典型的中型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
首先说战略层。
采购零部件的良品率,对成品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制造企业“高端品牌战略”的成败。因此,提升采购零部件的良品率,是实现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条件。
其次说策略层。
采购零部件的良品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商管理的水平,体现在供应商管理的多个阶段,比如:供应商准入、招投标管理、研发阶段采购质量管理、生产阶段采购质量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估和汰换等。
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有相应的管理策略。比如,在招投标管理阶段,我们需要建立透明、规范的招投标流程,并提升技术和质量部门在评标中的地位,从而确保只有合格、高质量的供应商为我们供应生产用零部件。
最后说执行层。
策略要进行落地,则必须细化到具体的流程。以生产用零部件招投标流程为例,具体就包括寻源采购申请流程、招议标安排流程、技术交流管理流程、评标及定点定价流程等。而每一个流程,我们都需要落实到流程图,并明确每一个重要的步骤,以及执行步骤的相关岗位。
在结构化的梳理和表达上,首先,我们要有整体思维。
比如,对于采购管理,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张图对整个采购管理流程进行整体性的表达。实际上,这也会成为我们梳理业务的骨架:
其次,在每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要能够全面表述其管理流程及管理重点。
比如,在采购申请环节,一个典型的制造企业,采购申请的来源可能包括:
1)库存部门
库存部门可能会根据库存计划,提出补充现有量的采购申请。
2)生产计划部门
根据排产计划,生成采购申请。
3)车间
根据加工计划,生成外协采购申请。
4)销售部门
根据销售订单,以销定采购申请。
5)其他
比如研发需求、行政需求等等。
那么,对于一个B端产品新人,如何才能做到“懂业务”呢?
有3点建议,如果你能坚持做,就可以在1到2年之内成为一位“懂业务”的B端产品经理。
1. 参加项目
对于新人来说,参加一个新项目或者一个新产品的从0到1,是快速熟悉业务的最佳途径。
因为新项目往往会进行完整、详尽的业务调研,甚至会到客户现场办公,这就有利于新人更为直接、全面的了解相关业务知识。
当然了,即便不是从0到1的项目,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只是,我们还要借助其他更多的学习手段。
2. 学习文档
在工作中,我们要抓住一切向同事、客户学习的机会。但是,我认为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相关文档。
首先,文档往往是前人的工作成果和智慧结晶。比如需求调研文档、业务流程图、方案文档等等,都非常适合对业务进行系统学习。
其次,公司毕竟不是学校,同事和客户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懂,事事都去问他们,无疑会给他们造成额外的工作负担。遇到脾气不好的同事或者客户,可能还会碰一鼻子灰。
最后,文档随时都可以阅读。我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反复研读文档,这会大大提升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 多问“为什么”
我见过不少浮于表面,对业务缺乏深入和结构化认知的B端产品经理。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多问“为什么”的意识和习惯。
比如,为什么生产的汽车质量不好,销售部门可能会抱怨工厂质量管控不合格;但是如果问“为什么质量管控那么难”,答案可能是“采购件的良品率比较低”;而为什么“采购价的良品率比较低”,原因可能就是过度的采购成本控制,导致无法选择最优秀的供应商;如果继续深挖下去,可能还会涉及公司的品牌定位、研发能力等等。
我带产品团队时,对下属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多问为什么”,这也对他们的工作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敢保证,作为一个新人,只要坚持多问“为什么”,一段时间下来,就必然超越很多“凡事喜欢浮于表面”的同事。
三、懂产品
那么,什么是“懂产品”呢?
首先,不管负责什么产品,我们都要有完整的产品架构图。仍然以采购管理为例:
产品架构图赋予我们全局视角,这样,当客户提出一个需求,我们就能对应到大致的位置,并且对功能的范围和复杂度,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比如,当进销存的客户提出希望增加一个页面:“简单”管理一下他们的采购合同。如果我们熟悉采购管理产品的架构,就会明白“采购合同管理”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页面。
实际上,如果你保持警觉和客户进一步沟通,就会发现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可能会涉及一系列页面和流程。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绘制产品架构图的目的之一。
除了具备全局视角,“懂产品”还意味着我们要有标准化设计的思路。
和业务管理相比,软件产品的底层逻辑存在很大差异。相对来说,业务更注重结果,产品更注重过程;业务更强调事实,产品更强调逻辑。
本质上来说,业务是以人为主导的,可变通、可灵活处理的地方很多。但软件产品不一样,哪怕一个字段设计不合理,或者一句代码存在bug,也可能导致整个流程走不下去。
因此,B端产品经理必须明白每一个业务策略如何通过功能落地,每一个业务流程如何在系统中具体操作。同时,如何通过一个标准化的功能,简单、有效的支撑多个客户的具体需求。
对于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产品架构的全局视角、具体功能的标准化设计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所谓的“懂产品”。
那么,对于一个产品新人,如何才能尽快做到“懂产品”呢?
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学习B端产品的关键,在于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胡适曾经说过,所有的创新都是模仿。瓦特的蒸汽机改变了世界,但是他“只不过”是在牛可门的蒸汽机基础上,加上了第二个凝冷器;而牛可门的蒸汽机,又模仿了巴平的蒸汽唧筒;巴平又模仿了胡根斯的空气唧筒。
那些民间发明家,如果不首先系统的学习前人经验,那么他们哪怕穷尽一生,也无法制造出真正的现代飞机。
同时,和C端产品经理不同,B端产品经理很难对客户的业务和体验“感同身受”,这就更加大了“完全从零”创造一个产品的难度。
因此,B端产品经理学习的第一要务,是向已有的B端产品、特别是同领域最优秀的B端产品学习。
其实,即便是不同领域的B端产品,在设计思路上也有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成熟B端产品经理转行,会比新人入行要容易得多的重要原因。
2. 系统学习
学习成熟B端产品的大忌,就是零散学习:想到哪学到哪,需要什么功能就学什么功能。
零散学习会导致2个严重的问题:
1)效率很低
B端产品功能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复杂度,如果零散学习,往往会在前后衔接上浪费大量时间。
2)容易遗漏
零散学习往往也不够全面,虽然暂时能够应付眼前的需要,但是其实缺乏全局视角和深度,往往只能学习到皮毛。
因此,学习成熟B端产品一定要系统学习。系统学习的话题比较大,大家可以参考下图的PPT,是我的亲身案例。
四、其他建议
如果你是B端产品新人,除了以上几点学习思路,还有以下几点建议送给你:
1. 养成读书的习惯
B端产品经理一定要多读书,特别是业务管理书籍。毕竟我们不可能永远只做一个执行层的产品经理。
要成为高阶产品经理,就必须懂商业,具备一定的业务洞察力。而读书,就是培养业务洞察力的“捷径”。
2. 不要重复犯错
新人犯错是正常的,实际上,做得多才错得多。但是,我们不能两次跌到在同一个地方,这将大大影响我们的成长速度。
建议大家准备一个复盘笔记本,将日常的错误和心得,都记录在本子上,每周进行复盘。
长期坚持下去,你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
3. 找外部导师
虽然同事之间的情谊非常重要,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同事之间往往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即便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同事之间的交流也难免存在戒心。
因此,我建议大家找一位外部导师,他可以是同在互联网的亲戚朋友、也可以是认识的某位产品前辈。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果他们真心给你参谋一下,肯定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给作者点赞,鼓励TA抓紧创作!
来源:https://www.woshipm.com/pmd/5551298.html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