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木园-与人分享,
就是让自己快乐。

访谈中的技巧——非言语信息

在现场访谈调研中,除了与访谈对象进行言语上的信息收集之外,还有非言语信息也非常值得观察记录。

非言语行为形式多样,其含义更是异常丰富,一项早期的研究表明,一种信息的总体效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口头信息占7%,即言语内容;声音信息占38%,即语言、语调、语速等;身体动作信息占55%,尤其是面部表情。

人与人互动过程中不方便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甚至连本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信息,都可能通过非言语行为表达出来,如当与对方交谈时眼神游离不定,不时地看表,会联想到对方现在是不是赶时间,或对话题不感兴趣。

下面对各种非言语信息展开描述。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情绪表达的重要部分,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变化非常迅速,也是在交流中卷入最多的非言语行为。愉快、悲伤、焦虑、紧张、吃惊、恐惧等各种内心感受,一看面部表情就可以觉知。

眼睛、眉毛、鼻根、额头和嘴巴的位置关系给人以不同的情绪判断,高兴时嘴角后伸、上唇提升、双眉展开、两眼闪光;悲哀时头部低垂、嘴角下歪、眉头紧锁、眼泪汪汪。除了这些表达明显的面部表情外,面部一些细微的变化也会传递某种信息。

尼任伯格和卡勒罗(Nirenberg & Calero)研究认为,皱眉头可能暗示不高兴或混乱;一个眉毛上扬可能意味着嫉妒或怀疑;眨眼可能暗示着亲密或者一些私人化的内容;拉紧下巴的肌肉可能反映出对抗;向上转动眼睛可能暗示着怀疑或激怒;两个眉毛同时上扬可能提示疑惑或疑问。

更要留心观察的细节信息是目光接触。

在交流中保持一定目光接触是关注的表示,但在不同对象之间,不同情况下目光接触的时间和程度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倾听时更多地注视对方,而在讲话时目光注视点的移动较多。在谈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会谈十分协调和投入时,目光接触的较多。在谈到令人不安的话题时,在交流让人感到压力时则会避免目光接触。

一般认为,长时间的目光接触会让人产生不信任、逼迫、冒犯、引诱等感觉,会引起对方的不适。在交流中更强调目光注视而不是目光接触,注视应在对方面部,而且要有一定的移动,对任何一个地方盯着看都会让对方感觉不适。

在与访谈者进行交流时,对方的目光回避以及视线的突然转移等都具有重要的线索。如谈到某个话题时忽然转移了视线,很可能是某些话语触及到关键点,若以此线索继续询问,往往可以获得重要的信息。

二、躯体行为

身体姿势的改变是最有意义的身体语言之一,由于身体姿态的改变常常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以此为线索常常可以发现重要的信息。身体姿势给人传达了某种态度。在会谈中身体前倾表示朝向、接纳,身体后仰表示排斥、对抗,双手抱肘表示防卫,低头表示思考或者回避等等。

如在交谈过程中,对方忽然从前倾的姿态改变了坐姿,身体后移靠在椅背上,双臂交叉抱在胸前,提示对方有强烈的内心冲突,很可能开始有所防御,这时对方所表达的和他真实的想法往往不一致。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使用手势的时候是有意的,目的是支持或强调当时正在表达的内容,但有时也是无意识的,在不经意间用手势向他人传递了某种信息。可以借助对方的无意识行为,探索和发现对方的真实想法。

三、声音特征

人们在讲话的时候所采用的语速、语调并不总是相同的,这就是说,人们在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传递信息。

随同话语一起传递的附加信息称为副语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副语言与实际语言是同样重要的。副语言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情绪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种情绪在音量、语调、节奏、语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模式,根据副语言评估说话者喜爱、崇拜、厌恶、恐惧等情绪的准确率可高达70%以上。

如“是吗?”这两个字简单的回馈,会因为说话时声音的大小、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等不同语音的特点,被理解为怀疑、认可、不确定、鼓励等多种意思。

四、人际距离

除非在拥挤的环境或狭小的空间里,交流时距离的远近反映出两人关系的亲密程度。

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际距离”可区分为4种:

1)亲密距离(0-18英寸,相当于0~0.5米)

通常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情人或恋人之间,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这是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是双方关系最接近时所具有的距离。这时语言的作用很小。

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这是伸手能够触及到对方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2)个人距离(1.54英尺,相当于0.45~1.2米)

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3)社会距离(4-12英尺,相当于1.2~3.5米)

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间、医生与病人之间等。

4)公众距离(12-25英尺,相当于3.5~7.5米)

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之间或陌生人之间,这些都有社会的标准或习俗。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公众距离─接近型(3.6~7.5米),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公众距离─远离型(7.5米以上),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维持相当的距离。

五、总体印象

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衣着修饰、言谈举止、站立行走的姿势等,常常给人们留下总体印象,由此大致判断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等。不过人们的第一印象常常是不太准确的,还需要通过交流深入了解,避免先入为主的错误。

六、总结

非言语行为在访谈过程中非常值得观察记录,主要从面部表情、躯体行为、声音特征、人际距离这4方面着手观察,结合对方给人的总体印象,分析取证得到咱们想要的结果。

文章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

2. 《沟通与超越:心理咨询技术解析及案例评析》

3. 《心理咨询关系》

本文由 @三余的脑袋瓜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https://www.woshipm.com/user-research/5666513.html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木园 » 访谈中的技巧——非言语信息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